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

經驗談:準備實習計劃書的重點



申請實習,撰寫實習計畫書是很重要的一環,因為這是學生與機構的「第一次接觸」,寫得好可能機構會安排面試,提供彼此相互瞭解的機會,進而讓妳/你爭取到實習的機會;寫得不好,妳/你可以再寫第二份、要寫第三份也是可以。但我相信這不會是妳/你想要的。


一般而言實習計劃書包含「計劃書」和「自傳」,基本上這兩者是互補的,計劃書寫的是跟實習安排有關的內容,自傳則是讓機構瞭解,來申請的這個學生,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,其特質和能力是否合適到這個機構來實習,她/他是否能勝任機構的期望跟要求,簡單說這就是一封自我介紹信。
雖然「計劃書」和「自傳」書寫的方向有所不同,但畢竟它們都是在同一個目標下所衍生的創作,也就是盡力說服機構「選我、選我!」,因此個人的動機、專業的準備和企圖、潛能與優勢,都要盡量在這兩部份有所鋪陳。

通常提點到這裡後,學生都會有點困惑,假如「計劃書」寫了實習動機和目標,那為何自傳也要寫?那是因為自傳是學生用紙筆在跟機構溝通,當妳/你誠懇地介紹表達自己的時候,怎麼可能不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和盤托出呢?


所以請不要將高中申請大學的備審資料自傳複製貼上。這二者的性質不同,隔了三年妳/你也有很大的成長和變化,請好好針對自己想去實習的機構撰寫自傳。學長姐的自傳和計劃書可以參考,但不要直接抄,亂抄,老師跟機構都看得出來的。
以下就實習計畫書、自傳和格式,提供我個人的一些建議:

一、實習計劃書

(一)釐清實習目的

1.      要去實習什麼?各機構皆有其服務宗旨,以及達成其宗旨所偏重的服務方式。比方說去倡議型機構說妳/你要學個案會談技巧,這就有點好笑了。

2.      個人動機

(1)   為什麼選擇此領域實習。如:個人經驗、見聞、課程啟發等。

(2)   簡述自己對機構服務對象人口群的瞭解。

3.      實習的內涵要直接服務或間接服務,三大工作方法個案、團體、社區中,全包或偏重某些層面?請講清楚。這樣機構才有辦法跟妳/你溝通:彼此是否有期待的落差,要怎樣做調整。

(1)   先釐清機構到底有哪些服務,不要列一些機構沒有的實習內容。這就像顧客去牛肉麵店點壽司一樣的瞎。

(2)   強調自己興趣或擅長。越具體、詳細越好,將自己想學的項目寫出。

(3)   特別強調最有興趣或需要多接受挑戰的實習內容。如:需求預估與處遇規劃、撰寫記錄、該領域特殊工作技巧等。

4.      期望

(1)   未來到此機構實習,對機構和督導有什麼期望。

(2)   對自我的期許,我要如何做才能勝任?


(二)選擇實習單位的理由

1.      清楚標定自己要到哪個機構實習。

2.      為什麼選擇此機構,理由?建議事先瀏覽過機構網頁,以及相關服務的資訊。

3.      簡述自己對該機構的瞭解。可適當表示自身與機構的連結,例如:去當過志工,閱讀過機構的刊物等。

4.      闡明自身過往對實習的準備,記得,要是跟機構服務對象有關的準備,例如,要去兒少福利機構實習,總要清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(很多人會寫錯啊),以及相關法規跟資源吧

二、自傳

(一)內容撰寫與實習相關

1.      自傳的部分,勿將從小到大的豐功偉業寫得鉅細靡遺,大學部份就短短三、四行甚至沒寫。

2.      焦點放在自己。避免交代太多身家背景,父母、兄弟姊妹只是陪襯。介紹家人可以,但要寫出他們對妳/你的影響、教導、特質。而這些特質,怎麼有助於妳/你的實習。

3.      自傳內容,家庭背景、求學經歷的敘述,要注意比重,勿寫太多。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與成長才是重點啊。

4.      可簡述學校課程,但不是要列/你修過的課名,而應該要寫自己從課程學到什麼、如何將課程內容運用到實習。

5.      強調自己的優勢,如:我喜歡嘗試新東西、接觸人。讓機構覺得非/這學生不可;但不宜過度吹捧,要述說自己一些缺點,並說明將如何彌補。

6.      強調自己的特質與機構屬性的關連。

     

(二)說明自己對實習所做的準備

除了專業學習外,擔任志工、跨領域的輔修或社團經驗等都可以適當介紹,爭取機構的好印象。


三、寫作風格與排版

(雖然這些提醒有些細瑣,但真的有很多學生沒有好好排版啊~~)

(一)用字請精準

(二)首行要縮排二字

(三)適時分點、分段落;每一段盡量只有一項重點

(四)善用各種標點符號,使用全形符號

(五)注意字體大小、字型要一致

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,能對同學們有幫助。

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

改變社工工作環境



一天工作至少八個小時,在台灣過勞、變態的工作文化中,工作時間可能更長。人生最黃金的時間,我們往往都放在工作上,那妳/你想要怎樣的工作環境呢?



這週跟幾個學生提到她們畢業後的發展,有位學生很認真地思考,她要到哪個單位落腳,她很仔細地去評估幾個可能的社福機構,非常難抉擇,因為每個工作單位都有它的優勢,但也都會有些不理想的條件,很怕自己做錯決定。我被學生問到煩了(畢竟最近工作壓力很大),就開玩笑地跟她說,「妳很挑剔也,選這麼多」,但學生很認真地回應我,她有許多想做的事,當然要好好慎選工作單位,讓她有空間可發揮,不要造成彼此的困擾。



事後回想,這學生的話對我是非常嚴肅的一個提醒:到底我們營造出了甚麼樣的環境給這些學生?要讓他們這樣游移擺盪?舉棋不定?甚至沒有勇氣進入社工職場?當然很多糟糕的制度是「別人」訂的,但我是否在過去也有意無意地參與了這些糟糕制度的形塑和傳承?



無獨有偶的,過個一兩天我去某個兒保團隊外督,跟一群帶著許多傷痕的兒保社工深談。每個人都很辛苦,團隊至今都還缺人,然後許多人想要結婚、想要生子、想要離開,當他們說著這些目標時,眼光都是泛淚的,可以想見那是多麼艱難的決定。但他們縱然做出如此沉重的人生規劃、意欲放下自己過去多年的專業累積,卻也都抱著同樣的一個目標,要讓社工的環境變得更好。



我想這就是我們需要努力的,想想該怎麼作,讓我們的社工環境變得更好。



時間過得飛快,我離開實務工作已近十年,差不多就是這時節我提出申請,離開我曾深深投入的一切,那時是非常心力交瘁的,甚至不想再回看一眼。不過,雖然身體離開了,但我發現自己的心卻從來沒走遠過,十年來除了念書、教書,我做最多的就是陪伴著第一線的夥伴,偶而,也會有以前的個案來找我。



這樣的陪伴歷程,也是讓我換一個角度看。看不同社工這樣來來去去,從剛入門的、非常有盼望、有活力,熱切地想要大展身手,到後來,整個人是被掏空、傷痕累累,非常心寒,最後不得已做出離開曾經如此深刻投入的社工職場。看著一幕幕類似的場景,走馬燈般不斷循環上演,非常的難過與心痛。與其說社工不能堅持,不如說這環境實在太糟糕。



我們能做的,似乎不該是去告訴人家說,社工需要努力、需要考照,需要證明自己的專業。



當然讓自己有事做、有比別人更擅長的能力,這某程度是充權也是優勢,但我們也需要自問,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,有沒有做過哪些努力,讓自己的環境過得更好,或者我們也在這過程中,成為這環境惡化的幫兇呢?有沒有可能我們不要自己在那邊掙扎,而可以有一些集體的發想跟另類的努力呢?



我答應了這群社工要一起來尋求改善他們工作環境的解方,但可不可以成功老實說我也沒有把握,但我回想自己過去工作的歷程,學會一件事情就是,如果我們遇到挫折抱怨,那就只是抱怨,事情還是很糟,甚至抱怨到自己的心情更為低落。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:如果妳/你真心的希望一件事情發生,那全世界都會來幫忙妳/你,只要試著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有一天妳/你的夢想是可能達成的,蝴蝶效應不就是這樣嗎?一點點的改變、引發的連鎖效應,最後的衝擊可能是很大的。我希望我自己是一個見證者,可以來見證這些社工有能力來扭轉他們的工作條件。



在社工環境真的改變之前,雖然一切如舊,上司依然不可捉摸、規則形式不合理,沒有一致的判準,妳/你的同事、工作夥伴,也常常出包,給妳/你捅婁子、甚至落井下石。但即使如此,在萬事似乎沒有甚麼位移之時,妳/你依然可以選擇做一件事:對自己好一點!社工夥伴不必將自己燃燒殆盡、死而後已,妳/你有權利對自己好一點。



在下次相遇前,把自己的目標公告周知,做一件自己想做但還沒去履行的事。這是行動之前,我唯一給這些夥伴的要求。